东北讨鄙互联网商城有限公司

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“土”味山西何來滿滿松弛感

2024-12-19 09:41
來源:半月談網(wǎng)

半月談記者 王怡靜

“誰來了山西都得午睡”“一到中午自動靜音”“午睡須家長簽字,下午上學檢查”……“午睡文化”火出圈,讓網(wǎng)友們紛紛羨慕起了山西人的松弛感。這個寶藏省份,也憑借著古樸精美的古建走進了很多人心里,不少游客感慨,“離開山西的后勁兒比失戀還大”。

松弛感看似隨意,背后實則是三晉大地悠久的歷史和山西人樸素、自然的生活觀。

山西很“土”

山西因地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,又因位于黃河以東,所以古時也稱“河東”。位于黃土高原的山西似乎聽起來有些自帶“土氣”——住土窯洞、說“土話”、“土建筑”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喜歡午睡的原因是愛吃面、土豆這些不那么“洋氣”的高碳水食物導(dǎo)致犯困。游客們在山西吃得“土”,逛得“土”,見了很多“土人”,然而就是這么“土”的山西,卻讓不少人直呼“后勁兒真大”。

相較其他地區(qū)做席時滿桌珍饈,山西知名菜卻多為主食,所以電視劇《亮劍》里有一句經(jīng)典臺詞:“山西菜不入流?!比欢?,可以說山西菜“土”,卻不能說山西沒有美食。在“吃”這方面,山西人有獨到的智慧。

受限于地理條件,山西這片土地上能夠生長的水果蔬菜并不豐富,所以山西人愛吃面,也善做面,愛吃土豆,也善做土豆。山西有上千種面食做法,花樣面點讓人驚嘆“像在做科研”;嵐縣土豆宴由涼菜16道、熱菜46道、主食40道、湯羮6道構(gòu)成,主食材均為土豆,且口感、味道不一,照樣登得大雅之堂,能夠讓食客們大快朵頤。中秋節(jié)時大火的空殼月餅一個售價僅3元左右,卻用料扎實,紅糖、胡麻油和面粉相得益彰,好吃且頂飽。

2022年8月31日,山西面食博物館的高級面工閆錦超表演“舞面”

和美食一樣,山西的景點似乎不起眼,卻大有乾坤。

位于山西一個小縣城的國家4A級景區(qū)里只靜靜矗立著一座木塔,這座木塔卻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和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“世界三大奇塔”;坐落于另一個小縣城的一座面積僅170平方米的小寺廟里,卻懸掛著上千尊有著近400年歷史的懸塑,漫天神佛,金碧輝煌;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在山西隨處可見,元代的戲臺可能在一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小村莊仍在使用……山西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木結(jié)構(gòu)古建筑占全國的80%以上,現(xiàn)存彩塑、壁畫的數(shù)量均居全國前列。這些珍寶可能被蒙上時間的塵埃,但從未停止發(fā)光。

在這些古建筑間穿梭、長大的山西人也總透著一股淳樸、淡然、松弛的勁兒。面店老板會在給顧客上菜后不等給錢就沉沉睡去;面對鏡頭,山西大姨們會不好意思地笑,操著濃重的口音,靦腆中掩飾不住熱情,對游客的各種問題從不厭煩;本來要去干農(nóng)活兒的大爺偶然碰到熟人,就可能聊到日頭西斜。

山西也“潮”

雖然表現(xiàn)得有些“土氣”,但山西內(nèi)在有著“潮流”的靈魂。

生于黃土、長于黃土,道法自然、向善向美、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影響著代代山西人和山西文化。

山西不少遺留下來的寺廟、佛塔是佛教文化的主要載體和傳承物,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和道教圣地北武當山就位于山西,山西的不少四合院也受儒家“中庸”思想的影響而建。這代表著山西文化在幾千年傳承中受到了儒釋道文化的熏陶,向善、自然、包容的理念滋養(yǎng)著這片土地,也成就了忠厚的山西人。

飛虹塔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琉璃塔。2018年,它被世界紀錄認證機構(gòu)認證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。

所謂松弛感大抵也源于這樣的理念:順應(yīng)自然,該睡即睡,但該拼該闖時也照樣不落下。數(shù)百年風雨飄搖間,晉商闖出一條守正創(chuàng)新、引領(lǐng)“潮流”的道路。晉商走西口、闖關(guān)東、下江南,在逐利的同時卻以“信義”二字當頭,敢為天下先,硬生生突破大山,扛住了天災(zāi)人禍,在歐亞大陸上留下一條綿長足跡。

學者余秋雨在《抱愧山西》中寫道:“很長一段時間,我查檢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,閱讀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稿,終于將信將疑地接受了這樣一個結(jié)論:在上一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(nèi),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(xiàn)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(qū),而竟然是山西!直到本世紀初,山西,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(mào)易中心。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武漢等城市里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(gòu),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,這些大城市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。”

日昇昌票號創(chuàng)立于清道光三年,公元1823年,它被稱為中國現(xiàn)代銀行業(yè)的開山鼻祖,曾以“匯通天下”聞名于世。

明清時期,晉商縱橫歐亞九千里、稱雄商界五百年,創(chuàng)立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,被認為是中國現(xiàn)代銀行業(yè)的開山鼻祖,可謂古時“華爾街”。而這些時尚的“弄潮兒”——商人們的文雅愛好也給后世留下了諸如大院、古城、晉劇等一系列寶貴的物質(zhì)與精神財富,時隔多年回看,也能嘆一句“太雅了”。

在西方的建筑理念還未深刻影響中國時,山西的建筑不可謂不“潮”。北京建筑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楊振認為,山西民居是中國民居建筑的典范,晉商大院更是山西民居中最精彩的華章。被譽為“中國最大的私人豪宅”“民間故宮”的王家大院,總體建筑面積為25萬平方米。楊振認為,在王家大院,“磚雕、木雕、石雕集于一院,詩文、書法、繪畫熔于一爐,花木、鳥禽、人物共在一圖,技術(shù)、藝術(shù)、文化匯成一體,是清代纖細繁密、絢麗精致、雍容典雅建筑裝飾風格的典型代表,充分體現(xiàn)了王氏家族以及工匠們的營造智慧和藝術(shù)創(chuàng)造力”。

喬家大院

這些建筑瑰寶歷經(jīng)多年風雨,即使顏色褪去,房梁漸朽,卻依舊能讓人感受到當時的盛景。山西的民居仿佛有種溫和從容的氣質(zhì),行走在民居間,窺視那些過去的時代,浮躁的心也能靜下來。

看見黃土,看見山西

俗話說,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。山西的“土”和“潮”很大部分來自其地理條件?!白笫忠恢甘翘?,右手一指是呂梁”,汾河縱橫南北,西南以黃河為塹,“兩山夾一川”的地形為山西形成了天然屏障,易守難攻,古時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。地形、土壤和資源造就了山西古時的富庶,也積淀出深厚的黃土文化。

山西整體地處黃土高原,境內(nèi)大部分地區(qū)海拔1500米以上,山地多平原少,多旱、少水、氣溫低,這樣的地理與氣候條件,使得山西境內(nèi)很多地方不適宜水稻和蔬菜的生長,但盛產(chǎn)小麥、高粱、大麥、蕎麥、玉米、小米等耐旱“好養(yǎng)活”的農(nóng)作物。

農(nóng)耕文明深深扎根在這片黃土大地上,山坡上吹來獵獵朔風,農(nóng)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耕作,礦工們挖掘著大地深處的黑色寶藏。

生長于山西陽泉的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《地火》里寫道:“‘過去的人來這樣可怕地方,到底為了什么?’艾娜問。‘為了它。’老師舉起一塊黑石頭,在我們頭燈的光柱中,它的無數(shù)小平面閃閃發(fā)光。就這樣,我第一次看到了固體的煤炭?!弊鳛楫?shù)啬镒雨P(guān)電廠曾經(jīng)的一名工程師,劉慈欣一定深知煤炭的價值與背后的意義。

在山西,與煤炭相關(guān)的產(chǎn)業(yè)鏈構(gòu)成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生存來源。從開采到運輸、加工、售賣,這是一條長長的鏈條,哺育著無數(shù)山西人,也默默支撐起了很多城市的繁華。

山西也在積極謀求轉(zhuǎn)型發(fā)展。幸而這片厚土上還存有無數(shù)寶貴的遺產(chǎn),能讓踏上這片土地的人再難忘卻。今年,《黑神話·悟空》再次帶火了山西文旅,無數(shù)游客跨越千山萬水,只為一睹沉睡在歷史里的古建。

隰縣小西天懸塑

導(dǎo)演賈樟柯的電影一直在拍山西人用山西話講山西的故事。他在一次訪談中談到自己拍電影的初衷:十幾歲時看陳凱歌的《黃土地》,看到少女夜里在黃河邊打水,那大片大片的黃土地讓賈樟柯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,他覺得他終于看到了自己的家鄉(xiāng)。那片厚重的熱土、溫和的面容,今天值得被所有人看見。

編輯:張曦

責任編輯:王亞冉

熱門推薦

兴宁市| 乐平市| 尚义县| 民丰县| 景泰县| 丰台区| 普陀区| 徐汇区| 阳东县| 龙江县| 扎鲁特旗| 峨山| 柘城县| 宝坻区| 玛多县| 望奎县| 康定县| 安新县| 南川市| 正定县| 吉林省| 张掖市| 三原县| 隆尧县| 棋牌| 日喀则市| 调兵山市| 高邮市| 贵南县| 和平县| 玉环县| 黄浦区| 岱山县| 印江| 鄄城县| 托里县| 洛阳市| 襄汾县| 克什克腾旗| 通道| 荃湾区|